理監事文章

從歷史經驗談中華文化在台灣的發展

首席總顧問-羅森棟

  • 前省黨部副主委
  • 副書記
  • 省政府新聞處長現任中評委

人類是文化的載體,舉凡食衣住行、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乃至人與人的互動模式,都可統稱為文化的表現。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移民社會,除原住民外其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從中國大陸遷徒而來的漢人,中華文化伴隨著漢人的移入,在台灣生根、發展、茁壯,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環,這是舉世公認毋容置疑的歷史事實。

漢人是中華民族組成的一份子,五千年來經由歷史的發展朝代的更替,漢族與四周圍的民族不斷融合,交錯雜居,生活方式也在漢人的文化影響下融為一體,使中華民族成為包含漢滿蒙回藏苗等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

中華民族是由文化融合而組成,不是以血統做為區別華夏的政治文化體,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族民族共同體,而中華文化則是多民族共同體創造,博採外域文化而成,因此中華文化顯得雄渾壯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去中國化』對當前中華文化的挑戰

當前中華文化在台灣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戰,緣已近年來民進黨執政後以政治手段和行政措施,積極推動『去中國化』、『文化台獨』,使中華文化在台灣的發展格外受到考驗。

所謂『去中國化』是指在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執政者欲棄捨中華文化另建構以本土文化為主所採取的政治與社會運動。

『文化台獨』則是透過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各種政策措施,以粗暴或者漸進方式改變台灣人的文化認同和政治認同,使台灣在文化脈絡上脫離中華文化的範疇,另創造『台灣史觀』和『國族認同』,進而達到『台灣獨立』的目的。

具體作法上從學校教育著手,重編教科書課程綱要及內容,先是二00四年陳水扁政府將歷史分為『中國史』、『台灣史』、『世界史』,將『台灣史』獨立於『中國史』之外,蔡英文政府新擬的十二年國教綱要將歷史課程改為『台灣史、東亞史、世界史』,刪除原有的『中國史』,將『中國史』併入『東南史』,果如是則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從此與台灣無關,使『台灣史觀』和『文化台獨』又往前跨一大步。

內政部今年九月分函各行政機關探詢以羅馬拼音方式登載國人姓名的可行性,引起國人疑慮政府是否準備修法,將國人的姓名改為羅馬拼音,預為消減漢字而準備?

蔡英文總統於今年十月訪問太平洋馬紹爾群島三國,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布此次行程,將出訪定調為『尋親之旅』,因為 { 我們和他們一樣是南島語系大家庭的一份子 },這項說明是將台灣二千三百萬人視為南島語族。

除上述作為外,政府為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在經濟上採取 { 新南向政策 }、取消中樞『遙祭黃陵』、『崇日抑孔』,刪除教科書連雅堂所撰『台灣通史序』、『全面檢視初中高中各科教科本不合適的中國用語等』,以達到李登輝在一九九0年於『身為台灣人的悲哀』一書(司馬遼太郎著)所表達:『台灣文化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先民遷台為子孫立萬年之業

前賢有云:『欲興其國者先興其史,欲滅其國者先滅其史』,民進黨政府的作為正是一步步地在消減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歷史關係,但這終將失敗,因為歷史記錄正展現在我們眼前。
我們從歷史的記載和中華文化在台灣的發展分析;包括數百年前渡海來台的先民和民國三十八年因大陸淪陷,追隨國民政府遷移而來的兩百多萬軍民同胞,都是炎黃子孫都傳承著中華文化,連雅堂先生在『台灣通史』序文曾讚曰 :『我等先祖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其功偉矣』。

由於歷史資料對早期沿海人民活動記述不多,有關台灣的開拓,有自三國時期東吳開始,有自隋唐,有者指南宋乾道年間漢人移民居澎湖農墾,由汪大猷派兵屯守,這是漢人移民的最早記載,而元朝順帝至元年間設巡檢司於澎湖,隸屬福建省泉州同安縣則為台灣省歸入中國版圖之始。

自明朝以後漢人遷移人數日漸增多,其移居方式有(一)政治移民(二)漁業移民(三)農業移民(四)商業移民,而其中政治性移民以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將被佔領了三十八年的台灣重新收回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大量福建廣東沿海閩南人、客家人追隨鄭成功的官兵眷口來台墾拓定居。

根據資料記載,明永曆初年(一六五0)台灣住民僅十餘萬人(含原住民),明鄭時期軍民合計約三十餘萬人,其後因清政府為抵制明鄭而頒布遷界令禁海令,不許人民渡海,此期間除冒死偷渡者外移民幾乎中斷, 及至取消禁令才有大量農民、漁民及商人移居,嘉慶十六年的統計台灣人口達到一百九十五萬人,至於原住民人口明鄭時期約十萬人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人數增長不多。至甲午戰爭前光緒十三年的統計台灣人口已達二百五十餘萬人。

明鄭時期中華文化在台奠基。(一六六一–一六八三)
文化的表現通常有兩個層次;一為常民文化、二為精緻文化。常民文化是指人類的基本生活文化,純粹是生活需求的食衣住行、風俗習慣、民間節慶、宗教信仰等,早期漢人移民文化即是常民文化或稱遮民文化。精緻文化則屬於提高生活素質,表現民族生活特色而由常民文化所衍生而來的,諸如政治制度、教育、文學、藝術等。

台灣文化的發展在明鄭於一六六一年之前,是那批離鄉背井披星載月篳路籃褸,在台灣開山造田墾拓漁撈的先民,他們帶來大陸原鄉的生活方式和常民文化,成為中華文化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先鋒。
鄭成功領台之後倡行典彰制度從事文化教育等精緻文化,使中華文化在台灣很隆重的深耕奠基。

在政治制度方面;仿明朝設一府二縣,中央官職六部,行屯田制度寓兵於農,並倡祭祖祭祀禮儀。

在教育方面;建孔廟,推廣儒家教育,設學校、開科取士,辦理三年一試的科舉制度。文化藝術方面因科舉制度而提升漢文化,戲曲方面則已有庶民階層帶來的閩南戲曲和客家山歌、三腳採茶戲等。
德國學者魏斯曾指出:『明鄭時期對台灣而言,中國血統和文化的進入是一件劃時代的事件』。

清朝劉銘傳的近代化建設。(一八八五–一八九一)
清朝對台灣的建設當屬劉銘傳在任職台灣巡撫的六年中,大刀闊斧地推動各項建設最為輝煌,他希望『以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美國記者德微臣在『福爾摩沙的過去與現在』書中,對劉銘傳大為讚嘆:『這幾年劉銘傳使台灣成為全清最進步的一省』。

劉銘傳的改革建設包括軍事、制度、教育、交通及民生建設各層面,他離開台灣時台灣已煥然一新。

交通方面;興建基隆到新竹的鐵路,全省設郵局、設電線杆裝路燈。
教育方面;設台北西學堂,除教授中國經史子集外另加英法德文,測算數學等希望由台灣本地培養人才。
財政方面;充裕財政稅賦、丈田清賦、將獲利較豐的硫磺礦及樟腦生產列為國營事業實施公賣制度。

日據時期的文化浩劫。(一八九五–一九四五)
甲午戰後台灣割讓日本,台灣人民乙未抗日後的十年間,反抗活動風潮雲湧,後因日統治者全面鎮壓而平息,一般台民仍過著原有漢文化的生活方式,不受高壓統治而立即順服改變。

一九二0年之後日本統治方式由武力鎮壓逐漸走向懷柔安撫的同化政策,其中以後期的『去中國化』和『皇民化運動』對台灣的影響較大,『皇民化運動』是利用政策和制度將日本文化意識灌輸給青少年、知識分子和仕紳階級,在做法上是禁止中文報紙發行,逐步禁止民間宗教信仰活動、改漢姓為日本姓名、講日語書日文、思想意識日式化、向日本天皇效忠。

皇民化運動在上層社會、仕紳階級及知識分子產生顯著效果,並逐漸影響基層民眾的思想,這種皇民化思想,仇中反中心態反映到戰後部分台獨分子,逢中必反仇中媚日,把日本視為宗主國的底部原因。

台灣光復中華文化重新紮根茁壯。

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台灣重回祖國懷抱,分離五十年的台灣,百廢待舉各項建設均需從頭開始,特別是經過『皇民化運動』、『去中國化』奴化教育後的台灣,如何重建台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識與瞭解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光復初期政府一方面清除日本殖民文化及皇民思想毒素,另一方面貫徹中華民族精神教育,成立『國語運動推行委員會』普及國語,從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大眾新聞媒體著手。由於台灣同胞的中華文化底蘊仍然存在,因此整個文化建設工作推動極為順利。

民國三十八年因國共內戰政府撤退台灣,帶著黨政軍及二百萬軍民來台,這些同胞來自大陸三十五行省包括漢滿蒙回藏苗等各族群,而其附隨的文化涵蓋大江南北,也在同一時間同一時期,等同將整個中華文化移植搬到台灣,和此地的文化會成一股大中華的文化融爐。
這一波的移民潮是中國歷史上繼五胡亂華的永嘉南遷,及鄭成反清復明遷台之後最大的一次,也是中華文化南移的終點站。

清華大學教授楊儒賓博士在其所撰『一九四九禮讚』一書中,對政府播遷來台,在文化上所造成的影響賦與特殊的意義。楊儒賓教授指出民國三十八年台灣在人文學術之所以急遽變化的原因,主要是當時的移民是以整個中國格局的縮影方式移植到台灣,是『納中國於台灣』,此一格局下台灣的人文學術環境才有機會發生急遽的變化。楊儒賓教授分析其關鍵因素有三:

第一、是人才因素;許多學人或重要文化人在政府搶救學人計畫或各種公私因素輾轉來台,他們在傳統文化的傳播上紮根生根,這批包括大學院校教授、學術界、工商企業界等各階層菁英人士,他們在此學術宗教哲學文學美術書法諸方面的成就,帶來台灣四百年來未有之局面。如胡適、錢穆、唐君毅、傅斯年、梁實秋、殷海光、牟宗三、徐復觀等。

第二、文化財的因素:台灣此時湧進全世界歷史及台灣四百年史上都難得一見的文化財;如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中央圖書館、歷史博物館、中國國民黨黨史館、國史館等所擁有的珍貴歷史文物、字畫、器物、檔案資料等世界級的典藏品,使台灣取得代表中華文化的優勢地位。

第三、學術機構的大量化:民國三十八年帶來整個中國的格局,使台灣在短期內擴充學術規模加速成長,除了前述文化財的學術機構外,許多大陸地區的著名大學紛紛在台復校,如清華、交通、政大、中央、輔仁、東吳、中山等各大學,這些大學的復校是結構性、深根性的培養學生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楊儒賓教授認為民國三十八年湧進台灣的人才、文物機構在質和量,遠遠超過四百年來任何一個時期,這是中華文化不斷南移發展的大動脈,使得台灣文化由閩粤地區的邊陲文化,提升到與全中國齊驅並立的地位,使台灣得以實際性的參與中華文化大傳統的論述。
推行文化復興運動維護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在台灣的發展,經四百多年來的演化已是根深柢固,雖經日本竊佔五十年的文化浩劫而阻截,但是台灣光復後在政府與全民的攜手努力下,繼續萌芽枝茂葉繁。

而此時中國大陸發動『文化大革命』,對傳統文化保護維護構成極大的威脅,為了保存中華文化的命脈,先總統蔣公乃於民國五十六年號召成立於:『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全面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其重要工作諸如;整理出版經典古籍;保存歷史文物;推動四維八德新生活運動;倡導家庭倫理生活;大眾新聞媒體宣揚傳統文化及善良風俗等。從政府機構、人民團體、宗教慈善團體、學校教育等各各層面全面推動實施,使中華文化在台灣更為深入而普及。

兩岸文化交流的重建與加強

政府在台灣以整個大中國格局,推展中華文化紮根、進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及全面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成效豐碩卓著。但李登輝執政後期的『本土化』措施,及民進黨執政的『文化台獨』、『去中國化』政策,使得年輕世代深受毒害,台獨意識逐漸提升,是為當前兩岸文化交流、和平發展的隱憂。

再者由於歷史因素所造成的兩岸近百年來的分離隔裂,使兩岸同胞經歷了不同歷史經驗,直到民國七十七年政府開放探親、解除戒嚴,兩岸同胞才開始重新往來,恢復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再融合。
由於蔡英文總統上台後堅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官方往來中斷,所幸在民間共同努力下文化交流得以持續進行,並以下列方式作為相互交流共創雙贏目標:

  1. 秉於平等、互惠、善意的態度、建構常態化的交流平台,並拓展交流領域如:教育、媒體、出版、藝術、宗教、民俗及地方文化等。
  2. 間企業界協助進行產業合作,促進兩岸文創產業的互補互助。
  3. 協助青年族群利用新興媒體、網路等各種管道,展現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文教資源,消除文化障礙,促進雙的良性互動。
  4. 兩岸基層民眾持續交流往來,如村里民眾、社區發展協會,各姓氏宗親團體、寺廟道觀宗教團體、各省縣市地方同鄉會、公益慈善團體等,赴大陸各地參訪交流,增進感情厚植交流成果。
  5. 學術文化教育團體舉辦各項研討會,參訪交流,共同體認中華文化之偉大,傳承中華歷史文化,支持海峽兩岸的和平發展。